- 积分
- 100
- 在线时间
- 241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21-2-2
- 阅读权限
- 50
- 精华
- 0
 
- UID
- 42074
- 帖子
- 347
- 精华
- 0
- 经验
- 100 点
- 金钱
- 97 ¥
- 注册时间
- 2008-5-2
|
LS看这个,但还是营销的不错。
纵观大部分玩石机的,可以说90%以上,玩的电路都是差分输入的,还有场管输入的,而且大部分是电压反馈的,而且很多都是仿名机电路的,但是做出来的机子声音并不怎样,有时候还不如集成块。但是黄婆卖瓜,很少有人说自己做出来的东西不好,进而误导很多人,花了时间,花了金钱,到头来,都是废品,当然,论坛的二手市场就更火了 。就是玩得好的,和那些好点的胆机和甲类机比还是有差距。但玩甲机和胆机,并不是每个人都玩得好的,再说甲机和胆机也有自己的缺点,除了成本以外,还有就是耗电,寿命短。另外,本人认为甲机就是玩好了,但声音有点缺乏活性。胆机的信噪比,功率,低音等也是缺陷。
那么有没有一种电路,能够真正好声,耐听,不比甲机和胆机差,又能够经济简单容易做出来呢,有的,那就是纯直流电流反馈电路,但是,有不少也玩过这种电路,但很少玩得好的,其一,这种电路比较少,其二,这种电路结构如果不好,稳定性没保障。我想真正能够把这种电路玩好的,没多少人。因为,没有一个好电路。本人,经过大半年的努力,在前人的基础上,经过很多次的反复折腾和实践,经过整理修改终于得到一种稳定好声的纯直流电流反馈全对称分立的功放纯后级电路。也许有的人对这个不屑一顾,这不是什么名电路啊。呵呵,我们现在玩的电路都是几十前的东西了,每一种电路都很常见,构架都没什么特别的。那些名电路还能逃出什么差分输入,场管输入,电压电流等反馈,直流伺服等吗?另外,要告诉大家,仿名机,仿厂机,你很难得到好声的机子。这里除了你很难从电路,元件,制作调试百分之百的仿制外,最主要的,厂机是把稳定和参数还有成本放在第一位的,谁希望自己机子老是坏返修?君不见很多山寨机里面一个可调的电阻都没有?却中点电压,信噪比,都不错哦。这都是在牺牲音质前提下做到的。
而我们DIY者,HIFI,发烧者就不同,我们要的是音质。为了音质,我们加厚PCB铜厚,板厚,双面板,沉金工艺(我想很少厂家会这么做)。为了音质,我们可以减小反馈量,为了音质,我们可以去掉消振电容,为了音质,我们选用发烧元件,管子精确配对。为了音质,我们可以优化电路,走线等.....总之,为了音质,没必要去仿别人的,我们自己实践动手修改调试。得到的,那才是最真实的,也才能得到最动听的声音。
电压反馈的机机,虽然整体参数不错,但总觉得不耐听,不柔和,不具胆味,不能久听。就是偶尔有电流反馈的电路,也不是纯电流反馈,也带有电压反馈。电压型负反馈的功放它输出电压大小仅与放大倍数有关,而与扬声器的阻抗无关, 采用电流负反馈,电路简洁,纯直流线路,频带特宽,瞬态失真可达最小,转换速率比电压负反馈放大器要好得多,动态范围特宽,它使音乐的弹跳力明显增强,使死板的处于单一平面音场的声音变得活泼生气了,空间感增强了,声场的宽度与深度有了明显改善.
另外,本人不喜欢场管输入或输出的,同价位的场管电路比不上同价位的三极管电路,并且场管输入的机机,弄得不好容易烧机。虽然场管电路在噪声和稳定方面控制不错,但音质要做好,很难,大多听起来干涩单薄,低音潜不下去。这也是为什么用三级管的机子比场管的多得多,玩三级管的也要多得多。
还有,本人不喜欢差分输入,因为:以下引用英国官方的说明:差分电路在国外被认为是一种滤波电路(有人有意见了!)为何?因为差分电路对共模干扰信号有抑制作用,在频率为200HZ以下特别明显,目前市面上的低速运算放大器在频率为1KHZ时其共模干扰信号的抑制(Common Mode Rejection Ratio[CMRR])都可达到80dB,即相当于共模干扰信号被滤掉了,人耳再也听不到了,这概念跟放大器原理有冲突了,一个完美的放大器应该是对任何信号都有放大作用,不管它是共模干扰信号、差模干扰信号、电源干扰信号、三角波、方波、正弦波、杂波、好波、坏波......等都有放大作用,即输入怎么波形信号,它就放大怎么样的波形信号,而不是去修正或改变它,这样的放大器才叫完美放大器,音频信号并不等同于1HZ到2KHZ,而是包含着各种各样的波形信号(其包括共模干扰信号、差模干扰信号、电源干扰信号、三角波、方波、正弦波、杂波、好波、坏波......)如果你要加入某一滤波电路,试图滤除某一信号,肯定造成该信号的不完整,肯定有时间差,只要一有时间差、就肯定引入相位差、失真......等(音频也不例外),其次,功放输出的反馈信号也接至差分对管的反相输入端对输入信号产生影响,因此,差分输入电路在Hi-Fi功放中基本被淘汰
还有,本人不喜欢甲机和胆机,原因前面已经谈了。因此,本人设计出一款F22电路板。
设计目的:
1)纯电流或电压电流反馈,全三极管。简单切换工作方式(只要移动跳帽)
2)达到不用前级,本人认为用前级的后级是设计不很成功的,既然作为HIFI家用,不是搞什么KTV ,要什么动力,音质才是最主要的。
3)音量大小对音质影响不太大
4)甲乙类工作状态,能达到甲机胆机的效果。当然想要调成甲类也没事
5)简单就是美,就是真,不喜欢太复杂的电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