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音频测量] 关于分频

[复制链接] 查看: 6606|回复: 29

1

主题

0

好友

81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166018
帖子
83
精华
0
经验
81 点
金钱
81 ¥
注册时间
2010-1-19
发表于 2010-1-25 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16# okra
不得不承认,单就分音器本身的电路而言,理论公式基本上是有效的,其产生非线性的成分比扬声器要小得多,只是当其放在整个音箱系统中,才不是理想中的那么回事罢了。看了之前的那篇论文得出一个结论:分音器不是不能分音,只是不要太指望分音器;分音器的效用不足够不是分音器的错,主要还是扬声器的错。
我分析过几个大获买家好评的监听风格的中性音箱,其中有些还居然至今从未见其有二手抛售,很遗憾,这些音箱的分音器取值范围跟套用公式计算的结果比较,八九不离十。
小弟自己也亲自通过调试分音器来较音,发觉初学者在业余条件下DIY,有公式来做基础还是比较保险,虽然在音箱设计制作上可以允许较大的误差,但随意取值而太过偏离公式,听感也会非常变态。分音器只是音箱系统的其中一部分,影响音箱品质的因素实在太多,所以,死板地按既有公式和理论而不懂得活用,也是不行的。

7

主题

4

好友

547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啥都烧就是不烧米

Rank: 5Rank: 5

UID
45323
帖子
521
精华
0
经验
547 点
金钱
522 ¥
注册时间
2008-6-12
发表于 2010-1-25 02:53 | 显示全部楼层
16# okra
不得不承认,单就分音器本身的电路而言,理论公式基本上是有效的,其产生非线性的成分比扬声器要小得多,只是当其放在整个音箱系统中,才不是理想中的那么回事罢了。看了之前的那篇论文得出一个结论:分 ...
POPMAN 发表于 2010-1-25 00:10

楼上兄弟猛男连OK版都拍砖头 同意你说法公式还是要用,最后较音是关键。试问如果不用公式,前期的分频数据那里来的靠感觉吗

1

主题

0

好友

81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166018
帖子
83
精华
0
经验
81 点
金钱
81 ¥
注册时间
2010-1-19
发表于 2010-1-25 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拍砖头。
OK版的意思很明确---即是作为整个系统的一部分,分音器的作用受到其它因素的制约太甚,不是理论公式那样理想化。
而我的意思是:对于业余初哥来说,把分音器单独割裂来分析理解,是不得已的,也是必经之路,

292

主题

32

好友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当前离线

nostalgia

Rank: 8Rank: 8

UID
2492
帖子
18343
精华
17
经验
19692 点
金钱
12949 ¥
注册时间
2004-12-23

元老级 社区贡献 论坛版主 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0-1-25 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直接套用公式来设计分频的方法,早就应该抛弃了。
很遗憾,现在国内的书店里似乎还看不到任何一本书抛弃了这个早该抛弃的方法。也许2010年下半年会有一本。
okra 发表于 2010-1-24 21:20


书就算出来了,还是对牛弹琴。永远是需要见识来解决认知问题的。
头像被屏蔽

15

主题

0

好友

91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54310
帖子
240
精华
0
经验
91 点
金钱
88 ¥
注册时间
2008-9-13
发表于 2010-1-25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

主题

0

好友

522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125717
帖子
475
精华
0
经验
522 点
金钱
472 ¥
注册时间
2009-8-18

新人进步

发表于 2010-1-25 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论坛里搜关于分频的帖子,有买的,有自己设计调整的,能看懂多少算多少,一定有帮助,再加上你自己装箱试听,我想你一定会获益不小。

0

主题

1

好友

239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高保真DIY

Rank: 4

UID
155912
帖子
302
精华
0
经验
239 点
金钱
239 ¥
注册时间
2009-12-16
 楼主| 发表于 2010-1-25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16# okra
不得不承认,单就分音器本身的电路而言,理论公式基本上是有效的,其产生非线性的成分比扬声器要小得多,只是当其放在整个音箱系统中,才不是理想中的那么回事罢了。看了之前的那篇论文得出一个结论:分 ...
POPMAN 发表于 2010-1-25 00:10

原来分频这么繁杂,看了要慢慢的靠自己的悟性了。看了大家的帖子真是受益匪浅啊!

32

主题

13

好友

2516

积分
     

版主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345
帖子
1820
精华
5
经验
2516 点
金钱
1944 ¥
注册时间
2004-4-11

优秀版主 优秀设计 论坛版主

发表于 2010-1-25 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分频这么繁杂,看了要慢慢的靠自己的悟性了。看了大家的帖子真是受益匪浅啊!
王海春 发表于 2010-1-25 11:41

不希望你把分频器看得那么复杂,其实它本身也不复杂。公式也是正确的,没有任何错误,没有这些公式,音箱也不会发展到今天。问题是扬声器频响曲线并不是理想的直线,阻抗也不是理想的直线。几十年前的人们当然也知道这些,但是丝毫没有办法,只能套用公式计算加听感微调。微调不等于活用,因为公式只能把扬声器当作理想电阻来处理,这是设计者非常清楚的,所以说依据计算结果再微调是必需的工作。以前比较认真的做法也就两种,一是用分频点阻抗来计算,二是经过阻抗校正用额定阻抗计算,要知道,几十年前电声测量设备是何等昂贵,那时候调整一款音箱首先要基于理论公式计算出基本的分频器原型,以其为基础进行测量-更改-测量-再更改-再测量...... 直到满意为止,这仅限于有条件的大厂。条件较差的厂家把双针毫伏表作为初调分频器的利器,高通、低通分别接入毫伏表的各自通道,调整元件值直到毫伏表两个表针重合,这表明两条曲线跌落点电压一致,在技术人员的头脑中既是形象的高低两条曲线的交叉点,高度符合参考电平的1√2或特定要求。这对当时的业余爱好者来说根本无法实现,因为没有条件。直到计算机出现的那一天这种状况才有希望改变。现在我们用计算机很容易模拟音箱的最终结果,更可以实时的看到更改某个元件对频响曲线的影响。
现在计算机已经普及,做音箱调分频器如果还套用公式进行手工计算那简直无法让人理解,因为不是一般的不准确,是非常不准确。即使使用分频点阻抗计算或者经过阻抗校正也同样不准确。这种传统方法必须抛弃,音响行业已经在世界范围抛弃近十年了。我们不是没条件,能上网就说明已经基本具备这样的条件了,对吧

当然,公式是基础,应该掌握,计算机模拟也是依据这些公式走过来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20 HD币 +2 收起 理由
okra + 20 + 2

查看全部评分

52

主题

3

好友

1383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98849
帖子
4568
精华
0
经验
1383 点
金钱
1358 ¥
注册时间
2009-4-23
发表于 2010-1-26 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确实是比较少用分频器的了,就一电容接高音而已

21

主题

0

好友

2371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36342
帖子
2734
精华
0
经验
2371 点
金钱
2256 ¥
注册时间
2008-2-28
发表于 2010-1-26 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新版套件什么时候出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 ( 鄂ICP备2025138941号-3 ICP证:鄂B2-20130019 公安局网监备:420100007348 邮箱:1343292467@qq.com )

GMT+8, 2025-11-14 08:46 , Processed in 0.137097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