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20
- 在线时间
- 111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18-5-11
- 阅读权限
- 50
- 精华
- 0

- UID
- 5831
- 帖子
- 230
- 精华
- 0
- 经验
- 220 点
- 金钱
- 167 ¥
- 注册时间
- 2005-10-7
|

楼主 |
发表于 2009-5-15 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OU85 于 2009-5-15 21:56 发表 
美声的音箱会比惠威的音箱好多少?
被你问蒙了!你想让我怎么回答你?
我大概讲讲,792确实 很爽,很甘甜
我转载一文章给你看看!说的也实在。
不得不承认,在全球音响圈子里,英国人做的产品的确有他们独特的一套。就音箱这个类别来说,来自英国的品牌风格多样,各有各的特色,给市场非常丰富的选择。随便举例来说,英国的音箱品牌给人的印象就各不相同,B&W和KEF这一类是主打高科技现代声,Spendor和Harbeth这一类坚持传统古典味,而Quad、Wharfdale这一类则是强调性价比。当然了,这些主观印象也并不绝对,每个品牌在产品线的完整度和档次区分上面都有其独到之处。但英国音箱满足各种不同层次、不同需要消费者要求的宽容度,的确是其他国家音箱产品所不易比拟的。
美声传奇性的“7”系列延续
英国的很多音箱品牌都是有几十年的历史,故事都有一大堆,Mission(美声)这个品牌也不例外。创立于1977年的美声,一直坚持生产线的严格控制和先进技术的应用,在音质方面则是走甜美温和、轻灵活泼的路线,销售价格也保持中低水准,所以很受普通用家的欢迎。那么,美声是不是在高端市场就没有一席之地呢?非也,新世纪到来时,美声旗舰Pilastro音箱代表了业界的最高水准,无论是在现代音箱科技还是外观工艺方面都可堪称世界级水平。
这次试听的美声792书架式音箱是在去年年底随着最新7系列而推出的,属于美声的中高端产品之一。说到7这个系列,可以说美声公司对之情有独钟,大部分的技术创新以及经典产品都诞生在这个系列之中。例如:1978年首次采用聚丙烯单元生产出770系列音箱;1979年的700系列将高低音倒置排列,用以调整声波的辐射角度,此结构对后来的扬声器设计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上个世纪80年代末推出的7系列音箱,采用独立部件进行低频调节和空间平衡系统令扬声器设计实现了革命性的突破;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75、76、78系列又作了一系列沿用至今的改进,其中包括获得五年英国行业嘉奖的对折互插式箱体和获得全球一致好评的780书架式音箱。那么,最新的79系列又有什么创新之处呢?
精湛的制造工艺完全具备高级家俱的水准
79系列包括2款书架式音箱790和792、2款落地式音箱794和796、1款中置音箱79C、1款偶极环绕音箱79DS和1款超低音音箱79AS。厂家声称,79系列的设计制造结合了美学和现代工艺,两者达到平衡之后创造出了这个经典产品。是不是这样呢?一点也没错!792的外观设计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弧形的箱体侧板、打磨得光可鉴人的钢琴外漆、灰色的弧形前障板,都展现出一种精致优雅、细腻凰润的美感。
与过去的7系列音箱较为方正的外形不同,792也采用了现在比较流行的弧形侧板设计。不过,侧板的弧线要平滑一些,深度也比较大,从音箱正上方看呈一个梭子形。这样的箱体形状并非只为了美观,由于箱体内部相互平行的表面减少,所以工作时不容易产生箱内驻波,声音的清晰度和稳定度会更好一些。箱体表面包覆有漂亮的左右对称真木皮,有玫瑰红和黑色可选,木皮表面由光亮的透明钢琴漆精心处理,滑不留手,相较于过去美声音箱较为朴素的外观来说更容易吸引人的目光,的确如厂家所说:“像高级家俱一样美观”。
坚固的结构和“IDG”单元布局是好声的基础
面板上,是美声在2分频2单元音箱上惯用的中低音单元在上、高音单元在下的安装方式。这也是美声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首创并且一直沿用至今的设计,同时也被很多其他品牌音箱所采用。这一设计厂家称作“Inverted driver geometry”(简称IDG,反转单元几何布局),这样的单元布局可以让中低音单元的发声中心更接近听者的耳朵高度,更有利于高中低频的相位一致性,与电子方式矫正相比,不会影响到中频的自然度和全频段的一体性,相当成功。
792的前障板表面,有一层由塑料材料制成的灰色弧形框架,你也许会认为两只单元是被安装在这块塑料框架上,然后与前障板连为一体吧?其实不完全是,取下面板上固定的6只大型螺钉,你可以看到高音单元是与塑料框架连接在一起的,但中低音单元是直接锁定在前障板上面。现在,你可以看到792的箱体材料是那种密度非常高的复合板材,厂家称之为“Granitech”(“花岗岩技术”?)材料。这种材料由细密的颗粒状微粒组成,可以有效地对抗声波谐波,构成一个超强超稳定且不受外界干扰的箱体结构,可以大大降低单元工作时的箱体染色。792的前障板厚度相当惊人,达到了35mm,安装高音单元的部分更是厚40mm,进一步加强了控制谐振的能力。也许是厂家对“Granitech”材料的强度很有信心吧,792内部并没有设更多的加强筋,只在左右侧板内壁包有厚厚的吸音海绵。
单元与分频器的搭配显示出美声的专业精神
792是2单元2分频后倒相设计,所使用的两只单元都是自家生产,倒相孔位于背板正中。高音单元型号是HF-M06g,这是一只全金属框架的直径1英寸丝膜半球顶单元。显然,美声很重视高音单元的散热,不仅在高音单元中使用磁液冷却,还在单元背腔的位置设计有扇形的金属散热片,可以有效排走大功率输出时产生的热量,保证声音不受压缩,也可以保证单元的安全。中低音单元型号是LF-H063,振膜直径5英寸,沉重的份量大部分来自其全金属压制成型的单元框架和巨大的磁体。这种钕质稀土磁体在轴线上有着非常集中的磁密度,但在轴线外磁漏则很小,非常适合用来作为家庭影院音箱的单元材料。另外为了进一步防漏磁,磁体还包有一层厚厚的金属屏蔽罩。这只中低音单元的振膜正中设有一只银光闪闪的相位锥,振膜材料是美声特制的Viotex材料,从美声厂家的资料来看,Viotex的特性有点类似于常见的Kevlar碳质纤维,表面上看同样是黑色,用矩阵编织的方式制作成振膜。Viotex材料的运动速度非常快,惯性极小,质量轻而且强度非常大,所以是比较理想的中低音单元振膜材料,可以有效提升中低频的速度和解析能力。
792的分频器经过电脑精心设计来优化频率响应和实现分频点位置最小的相位偏移,分频器元件也是精选的发烧级产品。分频器的安装位置紧贴着接线盒的背部,因此电信号可以沿着最短的途径传输,可以避免信号传输过程中有可能受到的干扰,保证声音的纯净。另外,你可以看到单元与分频器之间的连接线也是优质的高纯度无氧铜信号线,背板上竖着一字排开的音箱接线柱也是表面镀金,信号的传输质量更可以得到保证。
偏于中性监听性质的音色更能吸引中高端的发烧友
联想到过去美声音箱给人留下的美好印象,再看看这对外观精美靓丽的792,实在让人迫不及待地希望地听到它的声音是怎么样的。如果你还认为792仍然是过去所习惯的柔美甜润有染色的“美声之声”的话,那多少有些想当然了。实际上,792的声音向中性、冷静、准确这个方向迈进了一大步。音色方面显得精致亮丽,又带着稳定和矜持的气质,富于现代特征。高频清秀亮丽,解析力十足,乐队演奏时的一些背景噪声也可以很轻松地听到,各种乐器的不同声音特点被表现得活灵活现,有一种从背景中跳跃而出的错觉,中高频段的高密度和高细节也为音像的真实感提供了很好的助力。播放小提琴和管乐时,细腻而富于筋骨感,自然的向上延伸让乐器的残响绵绵不绝,那种只有在高端音箱上才可以感受到的精致凝聚的质感非常吸引人。除此之外,你还是可以在中高频对于一些细节(如:乐音的尾韵、婉转的味道)的表现上面重温美声的经典风格:柔和顺畅,音乐味四溢。
中频段富于骨感,厚实温润之余又不至于过份的肥重,有一种清爽生动的听感。播放几段爵士乐演唱,女声富有娇艳迷人的韵味,男声又富于青春开朗的气息,相信会赢得不少年轻用家们的欢心。792的低频段相对来讲比较收敛,在下潜能力和结像方面,感觉显得比较中庸一些,轻松宽厚的感觉比较突出,但是在速度方面却是比过去习惯的美声音箱加快了不少,毫不拖泥带水,充满了活力和筋肉感,即使拿来播放摇滚乐或是舞曲也可以应付自如。与美声原厂的中低端型号相比,792全频段的平衡感提升了不少,量感均匀自然,绝不会再出现低频偏肥偏慢的倾向,绝对是一大进步。
792的音场略略靠后,左右的延伸面非常大,所以声音结像的离箱感相当明显,产生出一个半球顶形的开阔空间感来。假如你闭上眼睛,确实有那种音箱的形体消失在空气中的错觉,这在这个价位的音箱中并不算多见。另外,音场中的音像显得格外凝聚具体,乐器和歌手的形体感非常准确稳定,定位在空间中大小适度的一个点上,与宽阔的音场配合得相当完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