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像被屏蔽

1

主题

0

好友

6814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19344
帖子
7511
精华
0
经验
6814 点
金钱
6749 ¥
注册时间
2007-2-27
发表于 2009-3-22 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39

主题

11

好友

3309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5036
帖子
4980
精华
1
经验
3309 点
金钱
3020 ¥
注册时间
2005-7-26
发表于 2009-3-22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是把并联关联到“提升功率”上去了,一旦电源电压确定,负载阻值确定,就可以视为输出功率不变,我想来这混论坛的

欧姆定律谁都知道吧,但实际上并联并非仅仅是考虑“提升功率”

并联肯定能有效的提升音质,至于并联多少个是个头,就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了。

个人认为3886并联的话,玩一声道3并以下即可,再多是吃力不讨好了,业余条件很难再有什么大的提升,不如玩全分立了。

2并是我最支持的了哈,简单,音质提升明显。

0

主题

0

好友

135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33677
帖子
177
精华
0
经验
135 点
金钱
135 ¥
注册时间
2008-1-8
发表于 2009-3-22 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现在才发现玩音响是自欺欺人,损失了很多钱和时间,就像是在做传销,不能自拔。很多都是厂商的炒作,可惜十年了,我才明白!

547

主题

19

好友

1万

积分
     

青铜剑侠 当前离线

Rank: 8Rank: 8

UID
11244
帖子
23731
精华
1
经验
15869 点
金钱
14653 ¥
注册时间
2006-8-6
发表于 2009-3-22 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ongbin199 于 2009-3-22 21:00 发表
我现在才发现玩音响是自欺欺人,损失了很多钱和时间,就像是在做传销,不能自拔。很多都是厂商的炒作,可惜十年了,我才明白!



太平盛世,人的寿命长了,花点时间玩一下自欺欺人的也不为过,人生都是尽量令自已活得快乐的。

115

主题

1

好友

3829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9781
帖子
4434
精华
1
经验
3829 点
金钱
3425 ¥
注册时间
2006-5-30

社区贡献 论坛贵宾 乐于助人

发表于 2009-3-22 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我的团长我的团》一句台词:“装犊子”

0

主题

0

好友

135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33677
帖子
177
精华
0
经验
135 点
金钱
135 ¥
注册时间
2008-1-8
发表于 2009-3-22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电源电压限制功率的输出,3886极限电压+-42伏,出去晶体管自身压降和输出电阻压降,最大输出峰值电压不到25伏左右,8欧负载时最大电流3.12A,峰值功率78瓦,4欧时最大电流6.25A,峰值功率瓦156瓦,2欧负载时最大电流12.5A,峰值功率312瓦,注意,这都是峰值功率,和峰值电流,看来即使2欧负载3片3886并联也能满足需要了,3886并联是求大同,存小异,声音会粗造,除非严格配对,这是个人无法完成的,还不如用大功率晶体管扩流以增大电流输出能力,几十片3886并联只是厂家的炒作,让你无法纺制,因为很容易自激。

100

主题

3

好友

2386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真想冬眠…

Rank: 7Rank: 7Rank: 7

UID
7286
帖子
2610
精华
0
经验
2386 点
金钱
2026 ¥
注册时间
2006-1-17
发表于 2009-3-22 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多了个输出的均流电阻,零点五欧啊,阻尼系数差得多吧?比音箱线的电阻大得多了,音箱线也不用再挑那么多了。

2

主题

0

好友

1190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25954
帖子
1230
精华
0
经验
1190 点
金钱
1195 ¥
注册时间
2007-8-15
发表于 2009-3-22 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此贴火起来了,我没并过,来学习取经。

0

主题

0

好友

171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45316
帖子
358
精华
0
经验
171 点
金钱
355 ¥
注册时间
2008-6-12
发表于 2009-3-23 00:59 | 显示全部楼层
加一个问题:关于并联电路的失真
条件:前级驱动力勿略

并联IC电路的失真取决于:
                                    1\失真1+失真2+失真3+........失真N=N失真
                   还是 2\失真1//失真2//失真3//........失真N=?
                            还是 3\由最大失真的IC决定

这关系到本贴中有关论据的正确性
接受指导

火上加油/唯恐XX不乱

0

主题

0

好友

171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45316
帖子
358
精华
0
经验
171 点
金钱
355 ¥
注册时间
2008-6-12
发表于 2009-3-23 01:1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油也可以把火浇灭滴......

7

主题

0

好友

435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22445
帖子
409
精华
0
经验
435 点
金钱
421 ¥
注册时间
2007-5-9
发表于 2009-3-23 0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厂商这样做是非常有趣的
首先是美感,看起来貌似甲类大功率机器,吸引眼球
同时IC本身没几个钱,多用几个无所谓
再加上消费者基本都是白痴
自然就会有这样的产品出现了
存在就是美好的
还争论啥

0

主题

0

好友

100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45162
帖子
199
精华
0
经验
100 点
金钱
100 ¥
注册时间
2008-6-10
发表于 2009-3-23 05: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henasxz 于 2009-3-21 17:40 发表
今天发现,坛子里居然那么多人会相信集成功放多片并联就会同步地提高输出功率

一些人居然提到要并联6片甚至12片LM3886来获得大功率,还推出了所谓的电路板和成品,什么居心,骗钱!!!!!

并联提高输出功率是有前 ...

IC并联是可以提高输出功率的,但要看是带多少欧的负载!
由于电源电压限制功率的输出,以LM3886为例,其极限电压+-42伏,最大功耗68W,但是单一个IC时电压不能用这么高,
用公式 P=I*U,AB类功放效率=78%,8欧负载时,大约只能用+-33V的电源电压,大约65W左右,即是说单个IC在+-33V的电源电压下,就算长期工作,可以算在安全范围;但是,在4欧时就不行了,必须增加一个IC才能在安全范围,因为这时已经去到130W了,有人认为能在130W长期工作的民用喇叭不多,但是,并不代表没有,就丹拿喇叭已经是了,而且还是并联的!好了,不要忘记,世界上还有2欧阻抗喇叭的,
AOPPGE带式喇叭就是了,而且,阻抗还会跌落到1欧,没办法,这个喇叭就是这样,而且声音很好,但作为一个生产极品功放的厂家,不能怪人家喇叭不行,而且,一个厂家越是能照顾到未知因数,就越成功!在对产品的参数,指标,音质不影响,甚至有利的情况下,IC并联和平衡线路或者 BTL是唯一的选择!
而平衡接法为的是在8欧以上能够得到更大的功率和比较低的失真!
而计算方式的其中一半可引用 dongbin199 大侠的讲法:以LM3886为例,其极限电压+-42伏,除去晶体管自身压降和输出电阻压降,最大输出峰值电压不到25伏左右,8欧负载时最大电流3.12A,峰值功率78瓦,4欧时最大电流6.25A,峰值功率瓦156瓦,2欧负载时最大电流12.5A,峰值功率312瓦,注意,这都是峰值功率,和峰值电流,看来即使2欧负载3片3886并联也能满足需要了…………
另一半我补充下,平衡接法时:功率理论上可以是4倍的,但实际上按3倍算70W*3=210W,8欧;4欧=420W,2欧=840W,1欧=……
按最大2欧,840W算:840W/70W=12个,即是说一个声道需要12个LM3886在8欧210W,4欧420W,2欧840W比较安全!
有人认为4欧420W的音箱少,其实,还是很多的,就丹拿M4,每声道4个12寸,4欧,每个单元连续功率150W,峰值1000W,阻抗随频率会改变,最低2欧,最高15欧! 还有美国EGGLESTON音箱也是差不多!当然,如果推天朗,KEF等就不需要考虑2欧状态了!

8

主题

0

好友

3179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少将

Rank: 7Rank: 7Rank: 7

UID
51980
帖子
4456
精华
0
经验
3179 点
金钱
3136 ¥
注册时间
2008-8-25
发表于 2009-3-23 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6 dongbin199 的帖子

还不如用大功率晶体管扩流以增大电流输出能力,几十片3886并联只是厂家的炒作,让你无法纺制,因为很容易自激。

我同意这样的意见!
1、提高了集成块的输出阻抗,有利于降低失真;
2、大功率管随便选一个电流十几二十安,,推动力同于一般的分立功放;
3、末级电流调整简单,甲类乙类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4、集成块驱动用成熟的电路,比全分立元件少了很多调整,尤其是超前、滞后补偿,业余条件容易完成。
dongbin199的意见显然是有实践基础的!
头像被屏蔽

0

主题

0

好友

238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64163
帖子
306
精华
0
经验
238 点
金钱
238 ¥
注册时间
2008-11-19
发表于 2009-3-23 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98

主题

8

好友

1万

积分
     

青铜剑侠 当前离线

Rank: 8Rank: 8

UID
92
帖子
28085
精华
2
经验
18792 点
金钱
16581 ¥
注册时间
2004-3-23
发表于 2009-3-23 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打个比方:想8欧功率50w,4欧就变100w,2欧200w,很不容易,没有多少成品放大器可以做到,做得到都是天价了,因为这样的设计很考电源和输出管子,成本大大的高
而且ic输出6A,只是峰值,持续是以多少毫秒来计算,能和150w大管电流比吗?碰到大食喇叭不过劳死才怪 所以就要大并特并

1

主题

11

好友

1796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19947
帖子
1639
精华
1
经验
1796 点
金钱
1646 ¥
注册时间
2007-3-11

DIY大赛获奖

发表于 2009-3-23 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丹麦王子 于 2009-3-23 09:06 发表
打个比方:想8欧功率50w,4欧就变100w,2欧200w,很不容易,没有多少成品放大器可以做到,做得到都是天价了,因为这样的设计很考电源和输出管子,成本大大的高



正解!


     这才是并联电路最大的优势,而提高功率是很多人的误解

0

主题

0

好友

1304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82400
帖子
1307
精华
0
经验
1304 点
金钱
1304 ¥
注册时间
2009-2-22
 楼主| 发表于 2009-3-23 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丹麦王子 于 2009-3-23 09:06 发表
打个比方:想8欧功率50w,4欧就变100w,2欧200w,很不容易,没有多少成品放大器可以做到,做得到都是天价了,因为这样的设计很考电源和输出管子,成本大大的高
而且ic输出6A,只是峰值,持续是以多少毫秒来计算,能和150w大管电流比吗?碰到大食喇叭不过劳死才怪  所以就要大并特并


你说得很对,能不能换一种思路,与其这么折腾去6个12个并联,不如在后面再加一级电流放大,用功放IC做驱动,用PCM300W,IA50A的大管来推,IC工作在小电流下,出来的声音也会好一些,后级电流更充沛,驱动力更强,不是更好。

对于一般家用的来说10W功率已经够了,那么很多IC都能很轻松地带动,何必要并联这种做法,真想好声的话,直接上小甲,10W的小甲也不贵的

80

主题

0

好友

574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14259
帖子
1023
精华
0
经验
574 点
金钱
468 ¥
注册时间
2006-11-5
发表于 2009-3-23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完回帖,感觉某些人就是: 只要是厂家的名牌的就是对的!至于实际理由.......还是搬个牌子来助阵,看见贴里某厂机,好漂亮哦,至少比 高文机 实在,看见高文机实在寒碜,老大一个机箱就名片大的PCB,拳头大的变压器,还美其名曰人家只注重中高频.....嘿嘿
头像被屏蔽

0

主题

0

好友

3433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37058
帖子
15836
精华
0
经验
3433 点
金钱
3423 ¥
注册时间
2008-3-10
发表于 2009-3-23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头像被屏蔽

0

主题

0

好友

180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49429
帖子
172
精华
0
经验
180 点
金钱
180 ¥
注册时间
2008-7-30
发表于 2009-3-23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 ( 鄂ICP备2025138941号-3 ICP证:鄂B2-20130019 公安局网监备:420100007348 邮箱:1343292467@qq.com )

GMT+8, 2025-11-13 07:53 , Processed in 0.142265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