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像被屏蔽

1

主题

0

好友

6814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19344
帖子
7511
精华
0
经验
6814 点
金钱
6749 ¥
注册时间
2007-2-27
发表于 2009-3-21 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0

主题

0

好友

325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76300
帖子
353
精华
0
经验
325 点
金钱
375 ¥
注册时间
2009-1-22
发表于 2009-3-21 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来说说我的理解。对于甲乙类功放,应该用这个公式来计算其功率:U*U/2R,U 是直流电压,R是负载阻抗。对于推挽甲类功率,则应该变成:2*I*I*R,对于单端甲类,则是I*I*R/2。其中I是末级的静态电流。这个I其实也要受到电源电压限制。比如,在40V的电源电压,8欧负载下,负载所能获得的最大电流只能是5A,所以,末级电流超过2.5A(推挽甲类)或5A(单端甲类)时,在8呕负载上是不能获得更大的甲类功率的。综上所叙,要提高公房的功率,在喇叭阻抗一定的情况下,首先得提高电源电压。当采用多片IC并联时,最大输出功率并不能获得提高,但却可以提高在相同的失真下的功率(例如THD=0.1%时输出功率),因为并联后公房的内阻降低,驱动能力提高了。分立公房采用多片大管并联也是这个道理。
顺便说一句,对于烧友来说,都是应该在客厅或者卧室听歌的,功率并不需要多大。除非你是开歌厅或专业的扩声应用,建议不要把音量开大,否则考虑一下邻居的感受吧,不要让我门烧友脸上蒙黑!

4

主题

0

好友

2147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44433
帖子
2819
精华
0
经验
2147 点
金钱
2131 ¥
注册时间
2008-5-30
发表于 2009-3-21 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概念炒作~
头像被屏蔽

8

主题

0

好友

269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85713
帖子
897
精华
0
经验
269 点
金钱
269 ¥
注册时间
2009-3-5
发表于 2009-3-21 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0

主题

0

好友

81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89814
帖子
227
精华
0
经验
81 点
金钱
103 ¥
注册时间
2009-3-20
发表于 2009-3-21 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压低,并再多的管,功率也大不起来

0

主题

0

好友

1304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82400
帖子
1307
精华
0
经验
1304 点
金钱
1304 ¥
注册时间
2009-2-22
 楼主| 发表于 2009-3-21 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2 天府九头鸟 的帖子

你说得没错,但是内阻低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也就不那么明显了,功放IC在大电压输出的时候还有个问题,线性会变差,虽然降低负载这个变化会不那么明显,这对HIFI来说是糟糕的,一些好的后级驱动电路的电压要比末级高。

另外TDA7293确实是可以工作在从动工作状态下,两个并联是可以的,但是并联多了呢?,并上6个,8个,前级有没有这个负载能力?如果前级因为负载太重而工作在非线性区,失真恐怕不是5%了。

对于其他一些厂家没提供从动工作状态的功放IC,在多片并联下,输出加个0.5欧姆的均衡电阻是不可少的,这个可能就抵消了内阻低的优势,而且可能由于IC放大倍数的个体差异,可能导致个别IC工作在重负下,其他均为轻载。

84

主题

1

好友

738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12717
帖子
677
精华
0
经验
738 点
金钱
609 ¥
注册时间
2006-9-25
发表于 2009-3-21 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天府九头鸟 于 2009-3-21 19:07 发表
我来说说我的理解。对于甲乙类功放,应该用这个公式来计算其功率:U*U/2R,U 是直流电压,R是负载阻抗。对于推挽甲类功率,则应该变成:2*I*I*R,对于单端甲类,则是I*I*R/2。其中I是末级的静态电流。这个I其实 ...

你终于谈到内阻了,为什么并联一定就为了提高功率。并联后带来的内阻降低,阻尼系数提高后为音箱的控制不是很好吗!

0

主题

0

好友

1304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82400
帖子
1307
精华
0
经验
1304 点
金钱
1304 ¥
注册时间
2009-2-22
 楼主| 发表于 2009-3-21 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imon_zsw 于 2009-3-21 19:05 发表
要整体看不单看个别元件的参数,LZ来个整体解决方案谈才有意义


对于大功率后级,低电压小电流并联不可行,只能是高电压的解决方案

对于小功率后级,用末级高偏流甲乙类功放来保证好声,当然有条件的话纯甲类更好

0

主题

0

好友

644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67282
帖子
619
精华
1
经验
644 点
金钱
584 ¥
注册时间
2008-12-6
发表于 2009-3-21 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chenasxz 的帖子

强烈同意楼主的建议!

8

主题

0

好友

726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曾经的蝌蚪

Rank: 5Rank: 5

UID
18619
帖子
2301
精华
0
经验
726 点
金钱
674 ¥
注册时间
2007-2-7
发表于 2009-3-21 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一下!!

17

主题

0

好友

3599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117
帖子
4057
精华
1
经验
3599 点
金钱
2800 ¥
注册时间
2004-3-24
发表于 2009-3-21 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O(∩_∩)O~!JF的东西估计做板的也没有听过!

5

主题

0

好友

161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不是版主

Rank: 3Rank: 3

UID
70909
帖子
127
精华
0
经验
161 点
金钱
157 ¥
注册时间
2008-12-25
发表于 2009-3-21 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功放真**的漂亮 我要是有一台晚上就抱着睡

2

主题

0

好友

397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1532
帖子
288
精华
0
经验
397 点
金钱
227 ¥
注册时间
2004-9-8
发表于 2009-3-21 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学习了,并联只是驱动能力加大了,音箱阻抗没变的情况下,功率不变,只是并联后每个IC承担一部分功率,发热量小了...

1

主题

2

好友

1479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29079
帖子
1651
精华
0
经验
1479 点
金钱
1439 ¥
注册时间
2007-10-18
发表于 2009-3-21 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多并联,功率不会提升,家用,有个50W多就够了。但是,并联和单IC的区别是很大的,非常大。并联明显会好很多。我有发言权,因为我做过。单IC,3并联,3并联再BTL的。都做过。其实,兄弟们,你自己做一下,来听听效果,听听感觉。你就会明白了的。不要人云亦云,那样不好。佩服乐林的多IC并联。
头像被屏蔽

60

主题

0

好友

972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5337
帖子
669
精华
1
经验
972 点
金钱
177 ¥
注册时间
2005-8-24
发表于 2009-3-21 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头像被屏蔽

8

主题

0

好友

269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85713
帖子
897
精华
0
经验
269 点
金钱
269 ¥
注册时间
2009-3-5
发表于 2009-3-21 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头像被屏蔽

8

主题

0

好友

269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85713
帖子
897
精华
0
经验
269 点
金钱
269 ¥
注册时间
2009-3-5
发表于 2009-3-21 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0

主题

0

好友

172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88844
帖子
189
精华
0
经验
172 点
金钱
172 ¥
注册时间
2009-3-17
发表于 2009-3-21 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看热闹.
头像被屏蔽

44

主题

0

好友

2226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7479
帖子
2379
精华
0
经验
2226 点
金钱
2072 ¥
注册时间
2006-2-4
发表于 2009-3-21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674

主题

24

好友

6628

积分

版主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35165
帖子
23773
精华
0
经验
6628 点
金钱
5628 ¥
注册时间
2008-2-4

社区贡献 论坛版主

发表于 2009-3-21 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同意LZ的观点,多个IC并联我认为就是厂家的操作,应该说作用是有,就是降低输出内阻,增加带低内阻音箱的能力,但是要说是能增加输出功率就忽悠人了,否则要专业功放干什么?现在厂家的意图就是这样的,并联IC现在也越来越多了,无非就是让人有一种假象让人产生错觉就是并联的越多功率越大,如果人人都明白了其中道理他就没有生意了,产数是让人看的,现在还有什么不能做假?如果真的IC并联能增加输出功率你能让3886或者729*并联20片去代替专业功放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 ( 鄂ICP备2025138941号-3 ICP证:鄂B2-20130019 公安局网监备:420100007348 邮箱:1343292467@qq.com )

GMT+8, 2025-11-13 04:15 , Processed in 0.158236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