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主题

0

好友

110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173345
帖子
108
精华
0
经验
110 点
金钱
102 ¥
注册时间
2010-2-12
发表于 2011-3-27 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在几天前我还不相信线材有用,以前用的是一条不知名的美国设计6n信号线,半小时前换上了刚买的10块钱一米的美国技术的信号线,声音清晰得很明显,多了很多细节。

7

主题

0

好友

663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281096
帖子
1566
精华
0
经验
663 点
金钱
650 ¥
注册时间
2011-1-10
发表于 2011-3-29 0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觉得心理作用大于实际作用!

0

主题

0

好友

91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321055
帖子
93
精华
0
经验
91 点
金钱
91 ¥
注册时间
2011-4-19
发表于 2011-5-3 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个人的灵敏度也是有很大差别的。
其实,绝大多数的人都是不太敏感的。
我把卧室的漫步者多媒体换了tb20 ...
luxiaoqing1188 发表于 2011-3-22 15:04


我觉得你老婆是真正地在欣赏音乐,真正地熔入到音乐之中。凡是纠结线材的,都不是在欣赏音乐了。而是在追求极致中落寞。

0

主题

0

好友

91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321055
帖子
93
精华
0
经验
91 点
金钱
91 ¥
注册时间
2011-4-19
发表于 2011-5-3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音乐为珠,音箱,线材,功放为椟,比喻得真形像哈。值得深思。

196

主题

11

好友

1798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294622
帖子
2947
精华
0
经验
1798 点
金钱
1744 ¥
注册时间
2011-2-21
发表于 2011-5-5 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没怎么听得出差别。

8

主题

1

好友

338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247675
帖子
366
精华
0
经验
338 点
金钱
340 ¥
注册时间
2010-10-7
发表于 2011-5-7 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位烧友别人背着他换了一根音频线,他都觉察到,真是神了!

346

主题

2

好友

3873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194397
帖子
10843
精华
0
经验
3873 点
金钱
3471 ¥
注册时间
2010-4-22
发表于 2011-5-7 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曾几何时我也认为不同的线材会有不同的音质是扯淡,后来和朋友一起买了几米高度分的线,回来按坛子上的方法 ...
taolele 发表于 2011-3-19 14:20


很抱歉,送的线你想要多好是不可能的,几百块的多媒体音箱本来就不是拿来hifi的

49

主题

0

好友

114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112264
帖子
564
精华
0
经验
114 点
金钱
363 ¥
注册时间
2009-6-16
发表于 2011-6-3 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线材的纯度高低和汽油的高低标号很相似,如果90号的汽油比97号的好或者一样,谁还多花钱买97号的汽油,线材 ...
40度2 发表于 2011-3-23 15:21



  和线材 根本两个感念 这就就好比用几v的电压一样~

9

主题

1

好友

597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192121
帖子
577
精华
0
经验
597 点
金钱
572 ¥
注册时间
2010-4-15
发表于 2011-6-3 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再也不想讨论这样的话题了,没意义。作为音响发烧友还有人否认线材的作用。那也不错,至少省了一笔钱。你说有,他说没有,就由大家各自保留观点好了。

3

主题

0

好友

126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顺民

Rank: 3Rank: 3

UID
58436
帖子
127
精华
0
经验
126 点
金钱
126 ¥
注册时间
2008-10-13
发表于 2011-6-3 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6# znmok38


    遗憾的是很多人不明白,有时候音响越好听失真就越大,拼命追求所谓的靓声,却不懂某些人玩音响就是玩失真。

正解!!

3

主题

0

好友

126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顺民

Rank: 3Rank: 3

UID
58436
帖子
127
精华
0
经验
126 点
金钱
126 ¥
注册时间
2008-10-13
发表于 2011-6-3 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上联:你说有,它就有,没有也有。
下联:说没有,就没有,有也没有。
横批:自得其乐

3

主题

2

好友

325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工业设计师

Rank: 4

UID
72755
帖子
331
精华
0
经验
325 点
金钱
323 ¥
注册时间
2009-1-4
发表于 2011-6-4 02:26 | 显示全部楼层
线材的有些参数是测不出的,调线材一般都靠耳朵
相位传真 发表于 2011-3-18 19:15



    请说明是什么参数测不出来。谢谢

3

主题

2

好友

325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工业设计师

Rank: 4

UID
72755
帖子
331
精华
0
经验
325 点
金钱
323 ¥
注册时间
2009-1-4
发表于 2011-6-4 02:56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确定论线材对象范围,一种是接触良好的多股普通级铜线,(别去钻牛角尖说什么凉衣价,这里暂不去谈凉衣 ...
太阳能电灯 发表于 2011-3-16 23:34


我谈谈我的观点。可能是长篇大论了。

1.什么才是最好的线:
那就是电阻=0,电感=0,电容=0的导体。而且不随频率的变化而变化。
但人类科技无法找到这样的线,即使天价的线都不可能。因此,越接近这样的理论状态的线,就越是好线。

2.关于人耳听力极限:
长期以来,大家都知道是20~20K范围,但后来有人扔出音乐信号是非常复杂的,所以不能简单的用正弦波来作为代表。
前几年,美国的几家大型医学机构连续做了很多测试统计后,最终精确的人耳听力极限是19~22K范围。包含了正弦波,三角板,方波。(可以去图书馆资料室查到)
由此看来,和20~20K也基本接近,没有误差的吓人。
—— 到这里,某些言论不攻自破!

3.关于集肤效应的影响:
有人总说高频的集肤效应。那么我们可以查阅一下电子手册,看看22K信号对应的集肤深度是多少。
查阅后得知,22K信号对应的集肤深度在纯铜导体上是约0.47毫米。(这也是可以查到的)
因此,22K对于集肤效应而言,压根就是完全不需要去考虑的东西。仅仅是极低频而已。
那么,李兹线结构用在音响系统中的合理性就。。。。。。呵呵
退一万步说,就算要减小集肤效应的影响,那么也是有很多办法的。按照集肤效应的原理,只要增大导体的表面积就可以了。我们都知道,越粗的线,表面积就越大。因此,够粗就好。
—— 到这里,某些言论不攻自破!

4.如何降低电阻:
通常,可以使用纯银作为导体,因为纯银是已知金属中,电阻最小的。可是银很贵,所以我们用纯铜。
然后就看到几N几N的线。其实,工业上常用的正品电解铜,纯度一般是在3N到4N范围。很多人会觉得纯度不够高?
而学过金相学或者冶炼学的朋友,或者是高中毕业的同学,如果还没有忘记金属学知识,应该知道,合金的电阻大于单一金属的常识。那么一些号称用了某某高科技合金的线,就。。。。。。
降低电阻的另外一个办法就是增大截面积。就是更粗。
总而言之,够粗就是硬道理。只要不妨碍弯曲或者接插作业,那么越粗越好。
—— 到这里,某些言论不攻自破!

6.如何降低电感:
最最基本的常识:线尽量拉直,不要绕起来就行。一条线绕城一个圈,就是一个最基本的电感。
有人要说了,一条线就没电感量么?—— 那么请你先看看,在多少频率下,一条直线的电感量,才会显得比较明显。
—— 到这里,某些言论不攻自破!

7.如何减小电容:
按照基本原理,正负2条线,距离远一点,自然就没了分部电容的影响了。难道还有比这更简单的么?
要么使用损耗率极小的材料做外皮。比如聚乙烯,聚丙烯PP或者特氟龙(聚四氟乙烯)。
而一条正品的特氟龙外皮电线,才多少钱?
—— 到这里,某些言论不攻自破!

14

主题

0

好友

2050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75469
帖子
2113
精华
0
经验
2050 点
金钱
1922 ¥
注册时间
2009-1-17
发表于 2011-6-4 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用的是十几块一米的线,感觉很满意木有想过把钱砸在高价线上。

2

主题

0

好友

17

积分

注册会员 当前离线

Rank: 2

UID
142896
帖子
15
精华
0
经验
17 点
金钱
17 ¥
注册时间
2009-10-27
发表于 2011-6-5 0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股线对低频有明显影响,垃圾箱子也听得出,楼主试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 ( 鄂ICP备2025138941号-3 ICP证:鄂B2-20130019 公安局网监备:420100007348 邮箱:1343292467@qq.com )

GMT+8, 2025-11-12 12:11 , Processed in 0.162520 second(s), 5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