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6575
- 在线时间
- 6563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25-11-2
- 阅读权限
- 100
- 精华
- 0
 
- UID
- 583026
- 帖子
- 7677
- 精华
- 0
- 经验
- 6575 点
- 金钱
- 6281 ¥
- 注册时间
- 2013-4-11
|
本帖最后由 ss0009671 于 2025-10-14 21:54 编辑
就是那个被踩得很惨的技术
这是他最新的帖:http://bbs.hifidiy.net/thread-1516391-1-1.html
你用变压器无环馈输出时,是电压转换为电流输出,输出电流无视阻抗,纯粹的电流驱动,和电压驱动相比。频率越高阻抗越高时,IIR积差距能超20DB以上。比如惠威8吋6欧6V驱动,低频时6w,在2.5K时阻抗12欧 ,功率就只有3W,变压器输出时,2.5处任然还是1A,功率有12W。提升非常的明显,而频响曲线衰减16DB以上的 6.3k之后的频段,,驱动功率能到20W以上。 利用这个特性,针对单元情况对输入频率进行适当的修正,单元的高频上限能延伸很多。
这是我以前做过的。柳州电动的12195椭圆喇叭,高频上限超过南京3吋纸盆喇叭,就是你描述的变压器输出那个味道。图中飞乐喇叭短时间折环就拍废了,后来一直用柳州电动的。我是觉得这是有源箱最合适的驱动方式。
这个和他神秘的一只喇叭内分频异曲同工,用电流驱动和喇叭自身弱点互相弥补,比如低频阻抗峰和高频阻抗爬升,电压驱动最难的事就解决了, 弥补过头的部分输入端和反馈端略动手脚就解决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