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SPCAD的模拟结果告诉我密闭箱低音并不好
由于缺乏对谐振频率的有效控制,低频到了一定程度就早早跑出线性冲程。。。。。。。。。。。所谓的低频好,也就是100hz 以上的“高”低频,而不是真正的低频段。。。。。
注意看我输入的功率数据: 50W.......别用1W去研究这个,什么喇叭都看起来会很好的
就是,我宁可把Q值太高、而别人都说不错的喇叭卖掉,也不迁就用它。 厉害。 原帖由 aiyoho 于 2008-10-1 23:59 发表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实际听感还是密闭的结实有力.倒相的松驰
影响低频力度感觉的频率在差不多80------150hz左右,多一点就会觉得有力了。。。。。
密闭箱子总感觉出不来那种真实的松弛的低频效果。。。。。。
我认为把低频做“松”,可比做“紧”难度高多了。。。。。。。。。 7兄,我最近也在想这个问题,倒相和密闭的低音到底区别在哪儿。我的思路和你一致,不过结论有些不同。
倒相箱的锥盆发声部分是蓝色虚线,100HZ以下的低音锥盆发声的衰减斜率相当陡,主要是通过倒相管来完成发声。这会产生几个问题:
1. 锥盆振动在100HZ下被倒相管的共振抑制,是低频冲程小的原因,这样可以使锥盆保持在线性振动区域,但是100HZ以下由锥盆的大面积发声改成了倒相管的小面积发声,低音质量受到影响,我们知道,低频单元口径越大越好。
2. 锥盆在50HZ处被抑制了15DB以上,倒相管在50HZ处共振,将50HZ的声音提升放大。这使倒相管比锥盆晚发声(180度倒相),也就是说100HZ以下有2个发声点,锥盆先发声,倒相管后发声,虽然人耳不一定能分辨,但是这使瞬态响应恶化
3. 倒相管在100HZ以上虽然不共振,但是依然会有声音从倒相管里传出,从而影响整个频段内的瞬态
4.倒相管由于本身的非线性,在大功率和小功率状态下的响应很不同,甚至会出现倒相管不起振的情况,这个你可以把倒相管的非线性点上试试看前后的不同。基于倒相管的这个非线性的特点,大功率下倒相箱相对密闭箱的优势其实不明显,一个是锥盆冲程过大导致的失真,一个是倒相管的非线性失真。
5. 密闭箱自始至终所有的声音都由锥盆发声,低功率的时候在线性冲程区域,低频质量比倒相箱好。
6. 密闭箱的阻抗曲线在低频部分比较陡,这导致对功放的推动力和控制力要求较高
我的结论是,在低功率情况下,密闭箱的低频质量比倒相箱好,低频延伸比倒相箱差,大功率时,密闭箱和倒相箱的低频发声都有失真,哪个更好很难说。如果是大冲程或者承受功率大的单元,做密闭箱的效果应该会比倒相箱要好,只是对功放要求高些 bimuyu
你的结论非常好~~~思考中。 密闭的箱子听起来感觉低音质量好,瞬态好,但是去听一个推好的10寸以上三分频落地箱,就知道密闭的书架箱出来的根本就不算真正的低频~~~:lol 原帖由 lakerblue 于 2008-10-4 21:55 发表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密闭的箱子听起来感觉低音质量好,瞬态好,但是去听一个推好的10寸以上三分频落地箱,就知道密闭的书架箱出来的根本就不算真正的低频~~~:lol
我最近在做一对12寸3分频的密闭落地箱,我准备和用同样单元的原厂倒相箱去PK一下 太过相信数据也会上当嘀:lol :lol 学习了:) 很不错,真的挺好的。 本帖最后由 la2ygoo 于 2020-8-3 09:30 编辑
85db以上音量,长时间听会损害听力。看你的模拟有100多db,真需要吗?
密闭箱适合小音量。
音量是很关键的一个因素,但很多人都忽略了。 LZf3一样才能比的 昨天模拟了一下,楼主所言正确。不过,100多db的音量,放在歌舞厅可以,家用通常不需要。也就是说,大的外部环境,适合用倒相式。家用只要音量不开大扰民,密闭箱还是可以用的。 bimuyu 发表于 2008-10-4 22:36
我最近在做一对12寸3分频的密闭落地箱,我准备和用同样单元的原厂倒相箱去PK一下
你用什么单元,我要准备搞12寸3分频 blue7 发表于 2008-10-2 00:18
影响低频力度感觉的频率在差不多80------150hz左右,多一点就会觉得有力了。。。。。
密闭箱子总感觉出 ...
密闭箱对低频是有动态压缩的,很少有人谈这点,多听听JBL的箱子,算低频压缩做得比较好的。。 wjsong 发表于 2025-10-22 16:23
密闭箱对低频是有动态压缩的,很少有人谈这点,多听听JBL的箱子,算低频压缩做得比较好的。。
"低音动态压缩”,我理解为是基于闭箱不漏气,倒相箱漏气的理解下的说法,不知理解对了没有?
倒相管看似好大一个窟窿是漏气的,实际上它在谐振时是不漏气的(空气高阻态)。
证明:
Vb=Vas/((Qtc/Qts)^2-1)
闭箱:
Qtc值是喇叭在箱体上的Q值,由设计者根据对低音衰减速率的考量进行赋值(通常0.5--2),这个赋值就是设计指标----Qtc;
箱体做好后,喇叭上箱,实测箱体Q值,这个值就是实测值----Qtc';
调整箱体物理容积,让Qtc'=Qtc,表示箱体满足设计指标;
倒相箱:
它的设计指标有二个,分别是H、α,这两个值是已知的,通过查倒相箱设计表格得到,这两个值是设计指标;
箱体做好后,管道和喇叭上箱,实测/计算可得到实际箱体的H'、α'值;
调整箱体物理容积,让H'=H、α'=α,表示箱体满足设计指标;
因为α=(Qtc/Qts)^2-1
则Qtc=Qts*(α+1)^0.5,这样就找到了倒相箱的Qtc值;
堵住倒相管,测量得到Qtc'值,与Qtc值比较,Qtc'值比Qtc值大了0.04左右,表示:不考虑测量误差等其它因素,倒相管漏气量只有0.04那么多,即:倒相箱在工作时不漏气。
由于箱体都不漏气,喇叭工作时箱内空气处在压缩和舒张态,会导致音圈偏离磁路中心位置振动(磁路中心位置即为音圈静止位),这会导致三次谐波失真增加,也就是常说的“箱染”,或是您说的“动态压缩”,因此需要通过吸音棉解决箱染问题。实践中,合格的闭箱要同时满足Qtc'=Qtc、Qmc=Qms;合格的倒相箱要同时满足H'=H、α'=α、Qmc=Qms。
Qmc是喇叭在箱体上的Qms值,当吸音棉填充量恰到好处时,Qmc=Qms成立,音染也就消除了。
注意的是:“音染”是对应三次谐波失真的词;“驻波”是针对频响曲线波纹的词,与“衍射”同意,只不过衍射是从衍射步进频率(F=115/障扳窄边宽度)向高频方向对频响曲线形状的影响,驻波是有箱体的喇叭带内对频响曲线形状的影响,例如,二分频音箱分频交叉点2000赫兹,2000赫兹以下受箱体驻波影响,若是三分频,中音有箱体的话,如频带400---2000,受中音箱体驻波影响,低音400赫兹以下受箱体驻波影响,若三分频音箱障扳宽度0.3米,383赫兹以上的衍射影响再叠加进来。
别用1W去研究这个,什么喇叭都看起来会很好的!
恰恰就是楼主的这句话,又启发了我。
页:
[1]
2